“反内卷”正在进行时,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明确提出要发展“统一大市场”,并首次明确提及打击企业间“过度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跌问题。
据澎湃近日报道,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部署。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来治理“内卷”。当地方间的市场壁垒被打破,那些具有创新能力、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这会挤压低效、低质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推动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
随着产能过剩问题或将迎来政策拐点,高盛预计,中国钢铁行业5000万吨减产计划有望加速执行,下半年产量或同比下降6%,单位利润率预期大幅改善。水泥行业产能出清进程启动,预计22-27%过剩产能将被淘汰,行业利润有望显著回升。
钢铁行业:5000万吨减产计划提速高盛预计,在新的政策环境下,钢铁行业此前制定的5000万吨减产计划执行概率大幅提升。虽然目标向省级层面的分配已得到确认,但此前执行一直滞后,部分原因是单位现金利润为正。
如果减产计划从7月开始执行,2025年下半年粗钢产量将比上半年平均水平低12%,同比下降6%,将在这一期间创造显著的供给缺口。高盛参考2021年下半年类似情况指出,当时国内钢铁市场出现近10%的供给缺口,导致利润率扩张和出口下降。
根据高盛测算,期货价格隐含的螺纹钢价差显示,钢铁利润率有望扩大近200元/吨,钢铁减产执行概率约为70%。
水泥行业:产能出清进入实质阶段据中国水泥协会数据,高盛估算未经授权的过剩熟料产能超过4亿吨,约占行业总产能的18%。此外,基于最低利用率和能耗强度的额外要求,还有2.77-3.77亿吨产能面临退出压力,占行业产能的12-17%。
高盛研报显示,未经授权产能和高能耗类别产能的潜在关闭可能导致22-27%的产能削减,使行业产能利用率从当前的50%提升至70%,届时平均毛利润有望回升至80元/吨或更高水平。
政策导向发生关键转变据高盛研报分析,此次会议的表述显示政策重心正在从此前的“反内卷”短期措施转向更加根本性的产能退出机制。高盛指出,过去一年的供给侧政策主要聚焦于通过限产或价格支撑来实现短期供需再平衡,但这种方式无法推动可持续的周期性复苏,且通常不利于长期供给整合。
高盛分析师认为,从产能控制转向产能削减的政策方向是积极的,有望为相关行业带来可持续的盈利改善,而非仅仅是短期的价格支撑。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追风交易台由华尔街见闻和智堡联合打造;
专业股票配资知识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