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宝安区西乡街道盐田夜市迎来一天中最喧腾的时刻。霓虹灯招牌次第亮起,炒锅的铿锵声、食客的谈笑声、招揽生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城市的烟火气在这一刻具象化。
然而,就在这片升腾的“烟火气”不远处,西乡街道悦和路两边的“路边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乌烟瘴气的油烟,隐约可见的地面油渍,以及被摊贩挤占的无法顺利出行的混乱交通……
盐田夜市街摊位摆放整齐
这是宝安区
流动摊贩治理的一个痛点
一面是旺盛的消费需求
和摊贩为生计打拼的韧性
一面是城市管理者无法回避的
秩序、卫生与安全考题
如何让这不可或缺的烟火气“燃”得安全、有序、长久?宝安区正在探索一条“疏堵结合”的治理新路,热心的宝安市民也在为城市环境秩序改善提升贡献“金点子”。
夜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和参与,夜经济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相关部门、摊贩、周边居民等群体之间的矛盾问题凸显。
张大哥 环卫工人
负责清扫坪洲一条夜市撤摊后的街道的他,指着垃圾桶旁溢出的垃圾和地上的油污说道:“每天凌晨都要花大力气冲洗路面,太难清理了。”
袁媛 附近居民
她抱怨道:“半夜收摊的吵闹声、早上路面的油污,确实影响休息和生活环境。”
此外
一些临街餐饮店主也颇有微词
......
新安街道新安西路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挤占了行人有限的通行空间。
“推动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和相关部门
必须加强前期规划与过程监管。”
对此
宝安区人大代表年玲玲提出具体建议
↓↓↓
一是各街道、社区针对区域居民夜市需求,集中规划场地、配套设施区域,避免摊贩自主选择、乱摆乱放,将问题杜绝在源头。涉及管理交叉、接壤区域,形成联动管理机制,避免今天你赶、明天我赶、轮流交差的消极处理应对;
二是加强夜市管理服务。城管部门对于已划定的夜市区域指定运营标准,如经营时间、摊位规格等,环保部门要形成标准化的检查和评估体系,确保夜市活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以此推动夜市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宝安区作为产业和人口大区
拥有数百万常住人口
特别是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
构成了夜经济和流动摊贩的巨大需求基础
而一些市民白领需求同样旺盛
“加班晚了,楼下路口那家炒粉摊就是‘深夜食堂’,便宜又管饱。”家住沙井街道星河荣御的居民小李说道。
对于许多宝安居民,这些摊点不仅是解决温饱或嘴馋的便利小摊,更承载着一种市井生活的亲切感。但无序的流动经营带来的问题令人烦扰不堪。
“早上就像市场一样,卖鱼卖肉卖鸡,路面臭烘烘,而且堵塞交通;晚上就是各种大排档、烧烤,烟熏火燎,我住高层都不敢开窗,小区的业主都苦不堪言。”西乡街道中信湾上居民钱女士直言,对于这种无序经营的流动摊贩,肯定不支持。
“这些商贩想维持生计也不容易,我可以理解,如果政府可以划拨专门的地方给他们,并且负责管理,这样既可以让摊贩有工作,也能让周边居民有舒心的环境。”
在沙井街道沙头社区沙中路,流动摊贩乱摆卖现象仍然存在。
市民的想法与城管执法人员的想法
不谋而合
▼▼▼
“我们理解他们(摊贩)的难处,但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食品安全隐患、垃圾遍地污染环境、噪声扰民投诉不断,这些问题必须管。”
近段时间来
宝安区持续开展
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
⇩⇩⇩
钱女士表示:“目前环境秩序方面确实改善了很多,但是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以前城管也确实来整治过,他们来就没有摊贩,他们一走摊贩们就又回来了。”
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最难的是动态管理,反复性强,今天劝走了,明天可能又回来了。”
执法并非易事,面对的是为生计奔波的群体,强硬手段易引发冲突和舆情;取证难、界定难,以及部分摊贩利用电动车、手推车“快闪”经营,流动性极强。宝安区政协委员姚奇生在给予建议时提到,要提高人性化管理水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培训专业的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执法人员既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判断是否违法违规,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更要体谅流动摊贩经营不易,人性化考量,加强与流动摊贩群体的沟通,这样才能提高摊贩对管理措施的认同感和配合度。”
面对挑战
宝安区积极转向
“疏堵结合”的精细化治理
↓↓↓
近年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指导各街道组织社区摸排辖区内摊贩经营需求,重点摸排辖区内长期固定点位占道经营、乱摆卖区域清单,结合区域实际科学布局临时疏导点;
通过健全摊位申请、考核评估等准入退出机制,规范疏导点经营秩序,引导摊贩合法合规经营。
据了解,目前,全区已运营商场外摆场所21个、摊贩经营场所28个、临时疏导点23个,计划下半年新增27个户外经营场所,重点覆盖城中村、工业区等区域。
新安街道
类似新安街道“乐翻夜市”等疏导点已成着力打造的示范项目,通过科学设置116个规范摊位(含20个爱心摊位),配套智能设施和人脸识别系统,建立“抽签准入+动态管理”机制,明确经营时段和卫生标准,并计划推行“一摊一码”溯源和信用积分制度,实现流动摊贩规范化、智慧化管理,既维护市容秩序又保障民生需求。
沙井街道
沙井街道创新探索“义工服务+摊贩自治”治理模式,形成可复制经验,在沙头七路设立“井野集市”疏导点,实行摇号入驻和摊贩共管;在鼎丰科技园推行“政府引导+摊贩自治”模式,成立摊主自治小组;针对明珠市场周边问题,采取“高峰值守+摊贩疏导设点”疏堵结合,有效破解乱摆卖难题。尽管仍有提升空间,但相比过去的无序状态,秩序和面貌已有显著改观。
守护好这份接地气的烟火气
就是守护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而维护好整洁、安全、有序的环境
则是城市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欢迎更多市民拨打
0755-29950000
为城市环境秩序建设贡献你的好建议
来源丨宝安日报
专业股票配资知识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